2021年安徽省骨科脊柱類集中帶量采購申報降幅信息公開現場
主持人就相關情況進行公布
現場各公司代表聚精會神
信息公開現場,企業代表進行查詢
報價公布后,企業代表們舉起手機拍照
2021年安徽省骨科脊柱類集中帶量采購申報降幅信息公開現場
專家組與企業代表的談判環節
專家組與企業代表的談判環節
中安在線、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“好殘酷啊”……7月30日上午,在合肥市國貿大廈某招標室外,醫藥公司代表們有喜有憂,在會后離場時紛紛發出感慨。
當天上午,安徽省2021年骨科植入脊柱類集中帶量采購產品公開競價完成,35家企業102個組套(涉及1335個產品)參與組套綜合降幅申報。根據《安徽省骨科植入脊柱類集中帶量采購文件》中選規則,最終共有24家59個組套(涉及858個產品)擬中選,既包括捷邁、強生、史賽克等進口產品,也包括北京富樂、山東威高等國產知名品牌。
對于企業而言的“殘酷”,其實是對患者的造福。本次擬中選產品與類別參考價相比,平均降幅為75%。兩年前的同一天,安徽省在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骨科植入脊柱類集中帶量采購工作。與2019年談判成功產品相比,本次擬中選價格在上輪談判成交價基礎上平均再降約59%。經測算,年節約資金約達2.95億元!
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中心主任李育舉例介紹,1套國內某主流品牌高端產品臨床術式胸腰椎后路釘棒,2019年中選1套價格約6380元,本次集中帶量采購后,擬中選1套價格約為2711元,降幅約57.5%;一套頸椎前路固定融合裝置,2019年中選1套價格約5215元,本次集中帶量采購后,擬中選1套價格約為2215元,降幅約57.5%。
據悉,今年的骨科植入脊柱類集中帶量采購,繼續采用2019年帶量談判探索出的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“組套分組法”,以破解醫用耗材標準不一、分類不清難題,實現可競爭、可比價的價格體系。首次引入了技術綜合評審,借助臨床專業能力,發揮大數據優勢,實現以質分層、鼓勵國產、梯度降價、分層中選的目標,實現多企業、多品種中選格局,進一步滿足臨床需求多樣性,確保了產品供應和使用。
此外,相比2019年帶量談判,本次帶量采用競價降幅的模式,強化了企業間競爭,同時進一步優化了采購規則,擴大企業及產品參與度,約定采購量由醫療機構報量,給予企業更大動力,是在治理高值醫用耗材進程中邁出的一大步。
李育表示,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促進了產品價格回歸合理水平,減輕了患者負擔,節約了醫?;?,同時降低企業交易成本,凈化了流通環境。下一步,省醫保局將重點推進集中帶量采購配套政策措施的實施,加強對非中選產品使用情況監測,建立中選產品采購使用情況通報制度,優先合理使用集中帶量采購產品,確保帶量采購取得的成效盡快惠及安徽患者。(記者徐慧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