黨史學習教育活動開展以來,亳州市醫保局把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作為檢驗學習成效的“試金石”,針對基層醫院藥品少、群眾購藥不方便、個人報銷額度低等問題,立足醫保服務,深入調研、勇于創新,打通醫保內循環,著力解決基層藥品采購、配送、使用、報銷等“堵點”“痛點”問題,實現了群眾、醫保、醫院、藥企四方受益。
“供銷”兩端監測,解決藥品“采”的問題
調研發現,原來基層醫療機構藥品數量較少,大部分村衛生室網上藥品采購率較低,網下私采居多,患者被迫去人滿為患的大醫院掛號排隊或者在零售藥店自費購藥,無法滿足群眾就近購藥、報銷需求。我們立足藥品供銷兩端監測,采取“六個一”辦法,加強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采購管理。即“統一目錄”擴范圍。在《國家基本藥物目錄》中推薦全市村衛生室常用、短缺基本藥物206種,供村衛生室采購使用?!耙淮逡粏巍倍ㄓ媱?。村衛生室按照目錄規定,結合日常診療掌握的貧困群眾等購藥需求,每月向鄉鎮衛生院報送2次藥品采購計劃。醫保部門通過藥品采購平臺及時掌握村衛生室藥品采購數量及時間。如村衛生室長時間不采或采購數量較少,醫保部門跟蹤了解是否存在村醫私自采藥問題?!耙秽l一采”明主體。市醫保局明確鄉鎮衛生院為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主體,衛生院根據轄區村衛生室藥品配送情況,統計確認藥品配送入庫率。同時,衛生院落實急缺藥品信息月報告制度,每月10日前統計填寫《急缺藥品情況統計表》,采取藥品應急采購?!耙辉乱唤y”嚴監測。醫保部門建立藥品配送月統計通報制度,通過省藥品采購平臺和醫院HIS系統,精準監測藥品配送入庫金額和配送入庫數量,杜絕醫療機構私自外采藥品以及低價藥物配送不到位等行為?!耙黄笠缓恕睒湔\信。市、縣(區)醫保部門實行藥品配送入庫情況“一企一核”,將藥品配送入庫率低、因各種借口拒絕配送藥品等情形,納入配送企業信用記錄,在藥品配送企業招標時予以充分考量,情節嚴重者立即取消配送資格?!耙恢芤辉L”促落實。醫保部門強化一線工作法,每周深入基層群眾和醫療機構,及時發現和解決藥品采供各環節問題,督促藥品配送企業認真履行協議責任、社會責任。目前全市1312家村衛生室每月穩定采購的達98%以上,村衛生室藥品均保持在100種左右。群眾普遍反映,現在慢性病常用藥品在村衛生室和鎮衛生院都可以買到,不要跑路,也能當場報銷,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。
改革結算模式,解決企業“供”的問題
調研發現,以前大多數基層公立醫院拖欠藥企藥品費用嚴重,支付周期普遍長達9個月左右,甚至數年不支付,企業交易成本居高不下,藥品配送積極性不高,導致了“醫院不付款、企業不愿配、廉政風險高”的惡性循環。我們積極探索醫保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方式改革,扭轉了這一局面。首先醫保部門、醫藥企業和基層醫療機構簽訂三方協議,明確采購主體、途徑和范圍。目前,試點區域25個鄉鎮衛生院、3家藥品配送企業簽訂協議。其次鄉鎮衛生院統計轄區村衛生室所需藥品,通過“安徽醫藥采購平臺”統一提交,醫保部門2日內審核,醫藥企業見單立即配送。第三探索藥品集中采購機制,組織配送企業進行價格協商座談,實行按品種及區域打包談判的方式,推動藥品采購價格降低。目前,達成降價意愿藥品60余種,降幅達到10%左右。最后企業提供“一票三單”(發票,配送單、付款單、入庫單),醫保部門一個月內審核付款。形成了“三方協議、醫院下單、企業配送、醫保審核、基金買單”的機制,破解藥品供應“難”、回款速度“慢”、醫院廉政風險“大”的難題。目前,累計采購藥品10167種,醫保向醫藥企業直接支付1.069億元,藥品入庫時間縮短至5天左右,入庫率達到99%。藥企負責人深有感觸的表示,現在藥品回款快了,運轉壓力大大減輕了,發展的信心也更足了。
觸角縱深拓展,解決服務“優”的問題
基層走訪發現,農村留守空巢老人較多,文化程度普遍不高,交通工具比較落后,就醫購藥存在不便。針對該問題,我們延伸服務鏈條。健全“縣、鄉、村”醫保經辦服務網絡,特別是依托鎮村資源,在全市88個鄉鎮設立了醫保辦,1348個村設立了醫保站,配備兼職人員2878人,結合鄉村醫療機構,搭建了“一刻鐘醫保服務圈”。醫保結算“零等候”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面對接醫保結算平臺,鄉村醫療機構全部實現醫保經辦服務“一門、一窗、一網”通辦,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醫保報補“一站式”即時結算服務。開展“送藥上門”服務。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基本醫療和預防保健作用,深入行動不便且無人照料的困難家庭,開展送藥上門服務,及時了解病情變化,調整用藥方案,加強合理用藥指導。2021年共上門送藥服務1000余人次,有效解決了特殊困難群體購藥難的問題,極大減輕了病人家庭負擔。一些老人感動的說,年齡大、身體差,如果不是政府送藥上門,根本活不到現在。2020年,亳州市在全省醫保系統行風建設專項評價獲得第一名。
政策靶向調整,解決待遇“?!钡膯栴}
基層走訪發現,敬老院集中供養的老人患病率高、門診用藥偏多,每年200元門診報銷限額不足,村衛生室慢病用藥范圍較窄,用藥處方時間較短等問題。經過研究測算,我們靶向調整政策,提升了醫保保障功能。建立養老機構門診共濟制度。探索把敬老院作為“大家庭”,動態調整醫保信息管理系統,在院參保老人年度200元門診報銷限額互助共濟,從而解決了部分老年人門診報補費用不足問題,提高醫保資金使用效率。目前,全市敬老院老人門診用藥由原來的80%超支轉變為共濟后的基本平衡。養老院負責人表示,醫保部門出臺這項惠民措施解決了醫養結合的大問題,在院的老人日常門診看病報銷額度基本得到了滿足。擴大村室慢性病種結算范圍。根據常見慢性病用藥品種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慢性病種,將門診慢性病報銷范圍擴大至村衛生室,慢性病增至10個病種、藥品增至76種,并享受“一站式”結算服務,拓寬了基層用藥范圍,壓縮了群眾報銷流程。推行門診用藥“長處方”。為減少群眾跑腿,助力疫情防控,我們對臨床診斷明確、用藥方案穩定、依從性良好、病情控制平穩、需長期藥物治療的慢性病患者,延長處方時間(由10日放寬至3個月)、放寬單次限額(由300元提升至900元),受益群眾達58.6萬人次。群眾們切身感受到,去醫院少了,用藥更加方便?!伴L處方”政策的推出,減少了門診慢性病患者就診購藥次數,切實保障了患者的長期用藥需求,把醫保政策落到了實處。省政府對亳州此舉予以充分肯定。
亳州市醫保局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,推改革、搭平臺、創機制、重實踐,探索了醫保服務有效模式,打通了醫保藥品保障內循環,提升了群眾購藥便捷性、可及性和醫保服務的獲得感、滿意度,推動了醫保事業高質量發展。